【导读】: 摘要: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期间保留临时变形缝,保留一段时间后,用高强度膨胀硷填充补齐,临时 变形缝即行消失,建筑物即成为连续的无变形缝结构。讨论了后浇带的设置,施工...
摘要: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期间保留临时变形缝,保留一段时间后,用高强度膨胀硷填充补齐,临时变形缝即行消失,建筑物即成为连续的无变形缝结构。讨论了后浇带的设置,施工方法及填筑需注意的问题。
1、引言:
在高层建筑、写字楼、商住楼等建筑中,有的房屋长度超过规范要求,从结构方面看,这就需要在基础底板开始设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看,设缝往往出现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限;特别是缝的两侧部分会由于地震相互碰撞造成危害。但只要从构造和施工方面,认识其结构特点,合理地设置后浇带与正确组织施工,便可达到预期效果,否则会结合不良、渗水漏水,或者是不能防止沉降,对结构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危及结构安全。
2、后浇带的位置、宽度以及配筋:
后浇带的设置应选择受力与变形较小的部位,一般应从梁、板的1/3跨部位通过,或从纵横墙相交的部位或门洞口的连接处通过,并且尽量避开地下水较多的地方。后浇沉降缝的宽度及配筋应能使基础或上部结构承担高层主体完成并已沉降一部分后第二次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根据计算的差异沉降变形折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缝的宽度要根据计算及构造确定,一般为700~1000mm。设后浇缝的目的是为了施工期间,使结构充分变形,以便取消结构中的永久性变形缝,最终目的是使建筑物不设变形缝,而成为连续整体结构。
3、工程实例:
3.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面积29700m2,平面形状呈矩形,长70m,宽56m,工程主体21层,裙楼四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箱形基础,基础底板厚度1.2m。底板施工为大体积硷浇筑,不留施工缝。按规范规定,纵横向均应留设沉降缝和伸缩缝。整个施工期间保留了临时后浇施工缝,结构由后十字交叉后浇带连成整体,主楼与裙房之间设后浇沉降缝,缝宽为800mm。
3.2后浇带加强措施
在后浇缝外,应在面底采取加强措施见图1。地下室底板后浇带处理的重点在板底和板中,具体措施为对后浇带处的垫层采用400厚钢筋混凝土附加垫层,附加垫层按构造配筋,宽度3200,并在底部增加高分子防水卷材一层,后浇带宽800,卷材宽度1600,即每边宽出400。根据工程实践,部分后浇缝往往兼有伸缩缝和沉降缝的作用,施工中应同时考虑这两种变化。
图1后浇带施工大样
3.3、后浇带模板支设:
后浇带处往往是钢筋密集,模板的支设难度大,特别是杂物垃圾易落入,清理十分困难,因此后浇带的质量会影响结构的质量。该工程底板后浇带采用钢筋作骨架,快易收口网作侧模支护,钢筋骨架后作法见图2,竖向立筋采用&25@250,水平筋为&8@200,快易收口网的作法是绑扎在钢筋骨架上,为保证结构施工质量,后浇带钢筋骨架不得焊于底扳钢筋上,由于后浇带的侧压力大,快易收口网横板固定采用“顶”与“拉”的措施以保证模板位置和几何尺寸的准确,“拉”即设斜拉筋后作用于侧模板,对侧模板产生拉力,以抵消部分侧压力,“顶”即在后浇带处加设支撑,以抵抗硷的侧压力。
3.4、后浇带保护:
后浇带施工期间为防止被水浸泡并便于清除杂物,浇筑底板垫层时于后浇带处浇一条混凝土带,带内设排水沟和集水坑,排水沟最浅50mm,按1%坡度向集水坑放坡,集水坑间距15-20m,排水沟和集水坑的作用是在底板浇筑硷后泌水,后浇带放置期间用于排除积水,后浇带封闭前便于杂物的清除。后浇带放置期间,为防止杂物,污水进入,可采用如下措施,在底板后浇带两侧砌筑120mm宽,120mm高的砖带,砖带与底板转角处用1;2水泥砂浆抹成圆弧,上部用九夹板封闭,见图2。
图2后浇带保护大样
3.5、后浇带填筑:
为保证后浇带的接缝质量,应优选带补偿收缩作用的微膨胀砼。
后浇带填筑前要将界面及钢筋清洗干净,并要尽可能将界面凿毛,冲洗干净后刷水泥浆。
(1)底板后浇带经历了整个工程结构施工的全过程,为此在接缝处用砌砖带九夹板表面覆盖等措施,防止后续工序时后浇带接缝处产生垃圾污染。
(2)后浇带硷在同构件施工完成最少42d后方可浇筑,浇筑之前接缝修完后要用水冲洗干净,安装好遇水膨胀橡胶腻子止水带,该止水带为上海产821 bf型系列遇水膨胀性防水橡胶带,经检查确认安装合格之后方可浇筑硷。浇筑时应适当放慢速度,以便残留积水排出,同时注意振捣密实,硷浇筑完毕后立即用薄膜和草袋覆盖,浇水养护。后浇带的滞后完成,会对后续施工工序产生影响,对这部分工作面在总体施工计划中统筹安排和考虑,利用空隙穿插施工,严格控制后浇带硷在42d后浇筑。